韩正书记在中共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描绘今后五年上海的发展蓝图时说,未来,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建筑可以阅读,街区适合漫步,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诚然,这是每个居住在上海这座伟大城市民众的美好愿景,也是一个充满人情味令无数人为之激昂奋斗的目标,民盟静安区委委员、静安区人大常委、上海静安置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时筠仑无疑正是为之作出卓越贡献的先行实践者。
2017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时筠仑因对静安城建系统的突出贡献喜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这是他继2015年荣获区领军人才之后的又一殊荣。令人欢欣鼓舞的是,他领导的上海静安置业(集团)有限公司也在这次评选中荣获本年度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
和时筠仑接触过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位喜欢留着板寸短发,笑容真诚、为人严谨谦逊而又富于改革精神的企业家。从1999年不到而立之年进入静安置业集团担任总经理助理伊始,他就以务实争先的改革精神,以“老百姓需要的事情国企就应该去做,而且必须要做好”的情怀投身静安国资国企改革大潮之中,继而成为一名静安国有企业成功改制的设计者、先行者和实践者。2002年入盟以来,他又以民盟人特有的“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的激情奔走各方,关注民生,以专家身份身兼民盟上海经济专委会委员的他,成为一名参政参在需要时,议政议在点子上的专家型代表人士。
作为一名企业领导,他以发展改革的坚定信念,敢为人先的睿智勇气,聚焦集团产业发展,凝心聚力在市场中积极拓展奋进,不断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带领集团按照“创新发展,四轮驱动”企业发展战略,统揽物业服务管理、房产开发置换、商业地产运营、建筑装饰装修四大产业。在开展民生服务实事中,积极推进“美丽家园”全项目修缮工程,并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了居住物业小区标准化指标体系;在推进静安寺广场综合改造中,结合14号线与2号线通道建设和附属设施设备建设改造,完成广场整体改造方案和规划。
科学谋发展 全意为民生
一直以来,静安置业集团承担着全区直管公房的物业管理和服务。这是涉及静安千家万户安居乐业的民生工作,作为这家上海市房地产开发企业50强的集团董事长,时筠仑始终认为,国资国企改革不仅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集团必行的改革目标。如何通过改革进一步提高以居住小区物业管理标准化和直管公房全项目修缮为主要内容的直管公房管理工作水平,让居民住的安心放心开心,同时也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是他和集团领导层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2015年静安区出台国资国企改革方案时,他认为:“这次的国资国企改革方案立意高,定位准确。在操作上,措施十分实在,而且充分考虑到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今后发展路径,既立足当前实际,又着眼长远发展。”为此,他牵头设计了集团改革的路径和方向,即坚持和强化“区属、国有、市场”六字定位,压缩层级、降本增效,建立现代化统一管理体系。集团改革的第一步是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把功能性业务和市场化业务独立开来,对物业板块进行重组,同时,压缩管理层级,完善财务集中管控体系。第二步就是将集团业务板块进行区分,按照房地产开发、商业地产运营、精品装饰装修和物业管理四个内容分块操作。通过市场化运作,既保持相应的市场份额,为集团积累资金、吸引人才,又坚决承担起国企为民谋福祉的社会责任,将获得的利润用于服务民生的工作。
传历史文脉 建特色街区
身处市中心的静安是上海的历史文化重镇,名人荟萃,优秀建筑林立,又多名街大街特色街。作为一名城建行业的区内领军人物,基于文化产业的勃兴,他对延续城市文脉的发展有着精准清晰、科学前瞻的判断和认识。近年来,他重点关注了两个街区的发展。
一是江宁路文化街的建设。他认为需要对江宁路的历史底蕴做深度挖掘,并在整合资源上加大力度。将各种有文化底蕴、有特色的建筑、剧场、历史保护建筑等重组焕发新的生机。还要有更宽广的视野,把江宁路周边的陕西北路、昌平路、海防路等特色马路统筹考虑,形成街区来一揽子发展。另外要有各种充满情调的街头装饰。这份基于调研形成的报告,不但在民盟静安区委与区政协联合举办的“江宁路文化街区发展规划论坛”上由时筠仑亲自论述赢得满堂喝采,还转化为2015年民盟区委1号提案和区政协大会发言,并获得了当年度的优秀提案。
二是张园。他认为,“张园是承载上海历史文脉的宝贵文化记忆,也将是静安未来的亮点之一。我们要在落实最严格的历史建筑和历史建筑风貌区保护要求基础上,对张园进行整体保护”。他设想未来可以通过保护性修缮、管线入地、布置公共小品、对张园中部地区的建筑进行梳理建档等做法,在不断优化居住环境的同时,保存城市记忆文脉。“静雅的张园里,没有马桶,没有万国旗,也没有违章搭建。人们三三两两,安详从容,悠闲漫步,不时有钢琴声传入耳底。”这是他心中未来张园最理想的图景。
为民鼓与呼 兴废总关情
从2002年至今,时筠仑担任了两届区政协委员和一届区人大常委,在参政议政中为民代言、为区建言是他不变的初衷。多年来,他不仅每年都领衔民盟区委一篇集体提案,内容包含专业街建设、历史保护建筑修缮等涉及城市更新、群众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同时也在产业发展、社会民生方面多有惠民利民的优秀提案和社情民意。其中,“上海市在全市范围免费发控油壶和控盐勺,倡导市民逐渐改变高盐、高油脂的饮食习惯”;“增加和规范政府公报公开发放渠道,方便市民随时领取”这两项便民举措在全市得以普及和推广都得益于他的建言。
近年来,随着静安城市更新工作的提速,时筠仑对成片旧里改造、城市更新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他看来,静安城市更新的工作理念可以说在全市一直是走在前列的,其中很多做法包括开展党建联建、灵活运用群众工作方法等都是旧改成果显著、居民满意度高的重要因素。以多元为前提,以平等为基础,以协调为手段,以共赢为目的,让动迁变得透明阳光,让已经启动的旧改地块尽快收尾,是他用心思考并细心谋划的问题,也是他为之努力的目标。
苏州河畔,建筑可以阅读,街区适合漫步,城市始终有温度!这是时筠仑奋勇向前的健步!
驻足静安,提升公司形象,建设美丽家园,促增居民获得感!这是时筠仑永不停歇的脚步。
参政舞台,关注大政方针,体察民生疾苦,出主意又想办法!这是时筠仑瑞彩翩跹的舞步!
发布时间: 2017-05-18 来源: 民盟静安区委 作者: 商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