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一年多的策划、拍摄、制作,纪录片《逐梦同行》昨晚终于和观众们见面了!今天,我们带大家一起来倾听几位主创和参演人员的心声,揭秘《逐梦同行》台前幕后的故事。
总导演宋杨是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一级导演,其实她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民盟前辈杨村彬和王元美夫妇的外孙女。“去年家里翻出一张外公的老照片,得知他上世纪40年代就入盟了,后来妈妈又告诉我,外公外婆都是在民盟组织转入地下、盟员被追杀的至暗时刻,毅然加入民盟的!这让我对他们一代知识分子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当时都经历了什么?他们有怎样的思想感情?”
宋杨谈到自己拍片的初衷:“当得知2021年是中国民主同盟成立80周年、上海民盟组织建立75周年后,便和新民晚报首席记者、民盟盟员俞亮鑫老师联系商议,能否为民盟制作一部纪录片,回顾尘封已久的历史、纪念不该被忘记的先贤们。后来,我们又一起联系了民盟上海市委领导,没想到大家的想法一拍即合!”
“之后我便投入到上海图书馆的书海中,借阅了大量盟史和民盟盟员张澜、陶行知、黄炎培、沈钧儒、陈望道、钱伟长、苏步青、谈家桢等‘大先生们’的传记专著,了解到他们虽处在不同的年代,但一直为追求民族独立、国家繁荣仗义执言,建言献策,展现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不辱使命、甘于奉献、可歌可泣的精神风貌。我深深被这些令人尊敬的‘大先生’的精神所鼓舞,积极投入、参与纪录片《逐梦同行》的策划创作工作中。在民盟市委的指导下,俞亮鑫老师也很快完成脚本的撰稿工作。”
“这是一次难以忘怀的创作过程。”纪录片总策划、撰稿人俞亮鑫是中国长江韬奋奖获得者,上海市政协原常委、民盟上海市委原常委,新民晚报原高级记者、首席记者,他回忆道:“我对于民盟的了解,最早可追溯到40年前的新民晚报复刊。当时,新民晚报的一批老报人中,包括社长赵超构(林放)、副总编辑冯英子、张林岚(一张)以及吴承惠(秦绿枝)等,都是民盟的前辈。他们的文章和人格,让我肃然起敬。通过与他们的朝夕相处和阅览书刊,使我了解了许多民盟的光辉历史。这次执笔撰稿,让我有幸重温了一遍民盟历史。我觉得,纪录片表现民盟与中国共产党荣辱与共、同心协力的历史,在今年庆祝建党百年推出具有特殊意义。”
“纪录片以上海这座城市为视角,突出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民盟组织为迎接新中国的解放、为社会主义建设、为改革开放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从李公朴﹑闻一多因反对国民党发动内战而倒在血泊之中,至黄竞武等盟员壮烈牺牲在上海黎明到来之前;从苏步青、谈家桢、李国豪等院士的生动事迹,到今天盟员为浦东开发开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积极献言献策;这些民盟人高尚的爱国情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深深感动了我和主创团队。”俞亮鑫说道。
脚本初步完成后,纪录片主创团队通过充分地讨论,决定以寻访上海民盟传统教育基地为主线,去揭开上海民盟这75年一页页厚重的历史。那么谁来做寻访人?节目统筹组先后联系了上海盟员佟瑞欣、胡歌、傅希如,他们都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义务担任节目嘉宾。
有两个日子让导演宋杨印象最为深刻,一个是2020年11月30日,纪录片在上海戏剧学院正式开机。佟瑞欣和上戏老盟员吕兆康一起在镜头前带领大家寻访熊佛西像、端钧楼等。佟瑞欣不禁感慨:“这里是我的母校,熊佛西、朱端钧是受我们尊敬的民盟前辈,能在这里为大家介绍我们盟组织的历史,我感到特别有意义。”
另一个日子是2021年4月13日。宋杨说:“这一天是工作日,我们的外景地周公馆正常对外开放。为了尽量减少影响,摄制组只能决定在周公馆9点对外开门前,结束周公馆的拍摄工作。早上6点摄制组到达周公馆准备,7点,胡歌、傅希如便准时达到拍摄现场。这一整天,一共跑了四个外景地。而前一天他们还在繁忙工作,他们放弃个人休息时间,参与拍摄的敬业精神让我深受感动!”
胡歌一直忙于电影《繁花》的拍摄,常常昼夜不分,4月13日,他终于有一天的休息时间,便见缝插针,参与了节目外拍。直到下午5点多全部拍好之后,他才匆匆赶回去看望已经一个多月没有见到的父亲。“虽然有些累,但是很高兴能够参与这部纪录片的拍摄,让我能为盟里多做点事情。作为一名新盟员,这也是一次非常难得可贵的学习机会。”他说。
傅希如当时正在外地巡演,特意坐飞机赶回来参加拍摄,在繁忙的奔波中,他有点伤风,但也同样坚持了一天。他说:“非常荣幸参加《逐梦同行》的拍摄,在此次拍摄中,我看到了无数民盟人的努力与付出,从盟市委领导到基层干部,再到普通盟员,我们为了同一个梦想‘逐梦同行’。身为民盟盟员,我感到自豪而光荣。”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天的四地密集拍摄非常顺利,虽然有很多市民前来围观,但都与摄制现场保持了一定距离,非常安静,没有影响到拍摄进程。大家还纷纷猜测:“他们在拍什么?”并在网上掀起了一阵小小热潮。预告片发布后,短短几天点击量就已超一千万,网友们纷纷表示:“从照片到视频,终于等到你!”
历时半年多的前期拍摄,经民盟市委联系,近20位专家学者、民盟先贤后代接受了采访,提供大量详实的历史回忆,同时充分发挥了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历史史料影像充足的优势,找到了很多民盟先贤珍贵的历史活动影像资料,丰富了节目内容。
在此过程中,还有很多意外收获。比如在采访黄炎培秘书、民盟上海市委原副主委尚丁的夫人孙文芝时,意外得知他们夫妇曾在抗美援朝期间,把所有财产捐给了朝鲜孤儿,这段尘封的往事经民盟市委宣传报道,产生极大轰动。而在采访黄炎培的孙女黄雅言时,她还提出一定要见见孙文芝老师,又引出了一段佳话。
“这次纪录片的创作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的力量,特别感谢每一位为此片付出心血的朋友。”宋杨的话也代表了全体主创人员的心声。在纪录片拍摄过程中,摄制组还奔赴20多处上海民盟盟史教育基地实地拍摄,都得到了这些场所的极大支持。“希望通过我们的集体努力,此片能够让更多观众了解到在我们生活的上海,有那么多波澜壮阔的历史和可尊可敬的先贤们。”
《逐梦同行》播出后反响热烈,我们还收到了大量的观众留言:
“知道民主党派,知道民盟,却从没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这部纪录片让我感受到在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有着民盟不可磨灭的功绩!片中孙文芝和黄雅言两位老人两次提到:民盟没有叛徒!令人非常感慨!看着屏幕右下方《逐梦同行》四个字,真是形象、贴切、深刻!有一种我未曾预料的感慨和感动!”(网友lili)
“对我们盟员来说,这是一堂极好的盟史教育课。同时也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民盟前辈们为新中国的成立所作出的不朽功绩。为《逐梦同行》点赞!”(王颐嘉)
“刚看完《逐梦同行》,片子史料详实,很多珍贵的影像资料我是第一次看到!民盟先贤后人的深情叙述,民盟专家的生动讲解,胡歌、傅希如等盟员的闪亮登场,都为片子增添了历史的真实性,专业的可读性和画面的艺术性。”(徐国民)
……
“这就是一个追梦圆梦的过程!”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制片人屠珊激动地说道:“在民盟领导的首功推动和宋杨导演的努力下,纪录片内容扎实、史料详尽、画面精美,经过许许多多的不眠之夜,终于成功播出了!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很多民盟盟员的优秀,还有太多人的支持和帮助,令我佩服敬仰!希望观众看了片子后,能更多了解为国家建设做出前赴后继努力的功臣们,体会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发布时间: 2021-12-24 来源: 民盟市委宣传部 作者: 殷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