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2021全国两会 >> 稿件

上海科技报丨全国政协委员陈红专:建设长三角区域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

  根据2020年全国中医药局长会议信息,我国中医药发展将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打造中医药发展高地,布局3—5个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形成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增长极。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陈红专建议,要充分发挥长三角区域中医药服务体系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强、产业基础发展好等诸多优势,将长三角区域积极打造为新时期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先行先试区,为国家推进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切实可行的“长三角方案”。

  陈红专介绍,目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分别在上海市成立了药品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的成立将开启长三角医学教育高质量一体化、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中西医并重发展的新局面。长三角中医药学会联盟的组建希望通过构建长三角中医药学会服务平台和工作机制,全面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为全国中医药学术协同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三省一市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组织“长三角一体化中医药发展论坛”,共同探讨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背景下如何推动区域中医药产业相互促进发展。希望在国家相关部门支持指导下,通过长三角区域相关单位联动,尽快实质性推进长三角区域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

  为此,陈红专提出下列5项相关建议:依托长三角区域内国家中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区域诊疗中心合作网络,建设国家循证医学中心长三角分中心;实施中医药医疗服务和临床研究信息一体化工程,推进重点专科临床研究、健康管理、治未病服务等业务信息互联互通,打造中医健康服务大数据高速公路。

  建设中医药及传统医学国际标准化研究中长三角网络体系,打造国际化中医药标准研发团队,培育并研制包括中药质量及中医临床服务、重大疾病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路径等在内具有长三角区域优势、可在全国推广及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中医药国际标准。

  以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为重点组建重点专科联盟,带动长三角医疗和健康服务技术水平提升,发挥辐射和示范作用;以国家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引领,建设跨区域共建、防治康一体、医体教联动的中医药特色发展新样板工程。

  整合长三角区域省(市)部局共建中医药高校和“双一流”高校集聚优势,建设长三角中医药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和国家“优才学院”,打造顶尖中医药人才队伍孵化基地;建立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长三角一体化协同新机制,创建高水平中医教育共享资源库和国际中医药在线教学新体系;建设长三角中医流派传承中心,建立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与活态传承融合发展新模式。

  发挥国家经济与金融中心优势,建设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提升工程,推动长三角区域协同、产城深度融合的中药国际定价及交易中心的基础能力建设和人才储备计划。

发布时间: 2021-03-10 作者: 陶婷婷 姜晓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