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民盟上海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于民主党派大楼举行,上海市民盟各级组织代表参会学习。我作为基层盟员很荣幸代表民盟上海市委直属保险总支部听取《人工智能时代的产业创新》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特别邀请了上海交大胡洁博士进行专题分享,胡博士作为国内人工智能研究及应用领域的资深科学家,重点围绕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历程、应用场景及未来趋势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讲座聚焦于AI技术的演变及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胡博士从1997年至今的人工智能发展历史进程中提炼出AI技术演变的各大关键节点,如人工智能从图像识别的“智能感知”境界到语义理解的“智能认知”境界,再到“智能创新”的新境界,在近年来的AI创新阶段,深度分享了AGI(通用人工智能)的人机沟通、GPT、DT(人工智能算法结合奖励)的创新案例,并现场分享了最前沿的GPT-4 Turbo、Gemini双子座(人机共融)的互动视频案例,分享全程干货满满。最后,胡博士总结了深度学习和大模型在国内教育、医疗、工业制造等多个领域应用取得的重要成果以及未来创新应用的巨大潜力。
讲座中胡博士反复提及“新质生产力=科技+成本+场景”的公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表明,AI技术的应用不仅依赖于前沿科技的发展,还需要考量成本效益以及应用场景的适配性。AI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感知、认知到创新的三个层次,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挑战。感知层面,AI能够处理复杂的感官输入;认知层面,则涉及对信息的深度理解和加工;而创新层面,则是AI技术的终极目标——创造出新的价值。这一过程与人类认知世界的过程相似,都是从感知外界信息开始,经过认知处理,最终通过实践行动来改造世界。
我作为民盟上海市委直属保险总支部二支部的基层盟员,在寿险公司担任着个险科技产品经理的角色,同样对AI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深有体会,AI技术特别在保险领域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风险评估、客户服务乃至产品创新等各个环节,通过AI技术,保险公司能够更准确地评估风险,优化理赔流程,甚至提供个性化的保险产品和服务。例如,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AI能够理解客户的诉求,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提升服务质量,而在风险管理方面,AI通过分析海量数据,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帮助保险公司制定更加科学的风险管理策略。我结合自身工作,认为在金融保险领域,应当更加重视AI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一方面,可以通过引入AI技术来提高业务流程的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还应积极探索AI在新产品开发和服务创新中的潜力,为保司客户提供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当然,在拥抱AI技术的同时,也要关注其带来的隐私管理等问题,确保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总而言之,此次讲座让我深刻体会到,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新一代生产力的核心之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未来,我只有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才能更好地提升本职工作岗位价值,助力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并最终为更多客户提供更好的保险产品服务体验。
发布时间: 2024-10-10 来源: 民盟上海市委直属保险总支部 作者: 谢坤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