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这是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阶段。尽管过去了100年,可当“五四”这个不同凡响的日子来临之际,仿佛“昨夜风急雨骤”,而在那些似曾相识的人海里,也有民盟先贤的身影。
学生领袖罗隆基
五四运动爆发之日正是清华学校建校八周年之时。当天下午,罗隆基从外校朋友来电中得知北京多所学校学生正在游行,立即邀请王造时、何浩若进城打听消息。当天傍晚,罗隆基站在学校食堂板凳上大声疾呼:“同学们,北京各学校的学生们都起来救国了,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应该急起响应!”第二天清华学生走上街头,罗隆基以学生领袖的身份,走在队伍的最前列。当天下午,当罗隆基在西单演讲时,遭警察追捕,他躲到桥洞里逃脱。次日他再度上街游行时被警察抓捕,关进了一所临时监狱。
罗隆基在五四运动中的表现,让北洋政府很头疼。段祺瑞在一次紧急会议上说:“北京这次闹事的学生,江西有三只虎,不打不得了,不打要翻天。”他讲的“江西三只虎“,就是北大的张国焘、段锡朋和清华的罗隆基。
闻一多的“五四家书”
五四运动爆发后,与罗隆基同级的闻一多也紧随学生运动的潮流,毅然投身于这一伟大斗争中。他创作诗歌,发表讲演,借用北宋抗金英雄岳飞的爱国名篇《满江红》来表达难以压抑的愤怒和悲怆,并贴于学校饭厅门前,他还作为清华学生代表赴上海参加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据梁实秋介绍,闻一多当时“埋头苦干,撰通电,写宣言,制标语,做的是文书的工作”。他还与罗隆基共同记录和整理出清华在“五四”运动中的第一个历史文件《清华学生代表团开会记录》。
期间,闻一多接连接到家中来信,希望他回乡度假。5月17日,闻一多在给父母的家书中写道:“国家育养学生,岁糜巨万,一旦有事,学生尚不出力,更待谁人?今遇此事,犹不能牺牲,岂足以谈爱国?”这封家书也被称为“五四家书”,在这封信中围绕回乡还是留校、尽孝还是尽忠所坦露的情怀,可以说是五四青年最突出的时代特征。当年的闻一多年仅21岁,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与个人的一切相比,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黄炎培沪上声援
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黄浦江畔,南洋公学、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等30所学校联合致电北洋政府及北京各报馆,抗议镇压爱国学生。当天下午,黄炎培以江苏省教育会副会长身份邀请南洋公学、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学生代表商量次日召开国民大会,声援北京学生爱国运动。
5月6日,上海各界2万余人在公共体育场召开国民大会,黄炎培为大会主席。大会决议:收回青岛,惩办卖国贼,释放被捕学生,抵制日货;并通电巴黎和会,呼吁取消中日间一切不平等条约。5月8日,黄炎培邀请胡适、蒋梦麟、穆藕初、沈肃文等到家中商议时局。5月11日,他又亲自参与了上海学生联合会章程的修定。在中国公学学生分会会长李玉介的回忆中,我们看到了“外圆内方”的黄炎培对五四运动独特贡献:我们这些天真无邪的青年学生都是初出茅庐,经验有限,幸承《申报》总经理史量才、江苏省教育会副会长黄炎培等从旁指点,共商大计,特别是5月19日上海学联决定罢课后,“每天晚间上述先生均能抽出时间,和我们学联会负责人在《申报》社长办公室或在黄(炎培)家一起会谈研商应变办法,及今思之,当时苟无这多位老成持重的爱国长者策划指导,其后果将不堪收拾”。
五四运动是我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青年盟员也要继承发扬民盟先贤爱国奋斗的优良传统,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建功立业新时代,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发布时间: 2019-05-05 作者: 王海波、郭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