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建言献策 >> 稿件

上海两会丨民盟市委呼吁: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助力打造世界级产业群

  当前,上海已成为新兴产业头部企业最集中、产业链最齐全的地区之一,急需涉及产业发展全链条、全学科的不同层次人才。然而,目前产教融合存在多方协同格局尚未形成、人才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创新模式和创新平台尚未形成等问题。上海该如何破题?

  1月20日下午,在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大会发言中,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市委副主委、同济大学副校长顾祥林,代表民盟市委作题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助力打造世界级产业群》的大会发言。

  “作为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城市,上海要主动把握有利契机,结合临港新片区和‘五个新城’建设,在探索打通产教两端、校企双方双向链接的‘快车道’中有所作为。”顾祥林指出,上海应率先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三大产业”发展,在探索产教融合的协同机制、培养体系、教育模式等方面创新突破,尽快形成上海的新方案、新样本,打造“全国产教融合示范城市”。

  一、创新协同机制,制定分产业的人才发展专项规划

  制定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人才发展专项规划,开展相关新学科、新专业体系建设。完善“组合式”激励政策,推动多部门纵向对接、横向联合。同时,争取“职教高考”试点等政策创新突破。

  二、创新培养体系,建立分层次的人才培育模式

  聚焦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和示范学院建设,培养具有创新策源能力、能解决“卡脖子”技术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通过企业发布课题、开放资源、“学徒制”培养等方式,推进校企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层级和质量。发挥职业院校的优势,完善以产教融合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推动和促进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三、创新教育模式,建立“世界级”的产业学院和学习工厂

  建立“三大产业”国家产业学院,通过行业头部企业提供课题来源、实验室资源和应用场景等支持,院校将技术产品转化为教材课件等方式汇聚并引导资源要素,实现多元共建共享。建立学习工厂,实现由传统的“实习工厂”向创新的“学习工厂”转变,满足多所学校教学、多家企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并融入到同一实践场所,实现产教双向链接。

  此外,对推进我市科技创新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盟员代表委员们也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

  市人大代表、上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处长(挂职)宋扬,针对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提出,一是加强基础研究,强化战略导向,探索多元投入机制;二是推动成果转化,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以及高校和科研机构评价体系;三是建设人才高地,构建科学、高效、符合市场规律的人才治理体系,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

  市人大代表、东华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宏志指出,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一方面要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真正做到“四个面向”,另一方面要汇聚各方资源,建设好在沪国家重点实验室,构建科技创新园区,是建设上海全球科创中心的重要抓手。

  市政协常委、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李春忠指出,应加强原创性基础研究,通过多学科交叉打造全链条创新体系。一是推进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二是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和参与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三是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本市科技创新类重点领域,加快紧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四是健全优化多元人才评价机制,为集聚海外科技创新人才创新创业提供精准服务和平台支撑。

  市政协常委、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安琦建议,对不同学科在人力和财力方面的投入,要引入科学决策,形成合理的比例关系;对紧缺人才应该给予收入上的优惠政策,并且在科研资金上有更大的支持力度;率先在全国提升全体科研人员的收入基准,同时构建能够客观评价科研人员能力、贡献的评价体系,真正做到不唯论文、不唯获奖,让上海的科学研究事业在求真务实的氛围下不断向前推进。

  市政协常委、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刘惠莉建议,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发展”的政策引导,创新新型科研机构评价机制,并通过政府引导的社会第三方评价;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形成人才集聚高地;创新机构服务管理模式,做好人才服务工作。

  市政协委员、复旦大学化学系和生物医学研究院双聘教授张祥民说,加强人才中心建设,吸引和汇集高端人才,发挥高水平科研机构平台、重大科学设施平台的创新承载作用尤为重要。建议推进落实并细化制定的人才政策和机制,扩大人才储备规模,加大基础研究项目及配套资金投入,推进建设国际人才社区。

  市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发展规划部部长段纯刚指出,上海应该走在以新材料发展推动变革性技术涌现的最前沿,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类脑智能材料研究中心,聚焦类脑智能材料的探索和制备,以期率先掌握多场感知的类脑器件和芯片集成技术,推进类脑芯片的应用和产业化,为即将来临的新时代打下坚实的材料基础。

发布时间: 202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