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觉悟和党性修养,增进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友谊与合作,近日,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党总支组织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主题党日活动。正值中共四大召开一百周年,民盟黄浦区委区教育学院和中山学校支部部分盟员积极响应,与其他民主党派成员、入党积极分子一同走进中共四大会址纪念馆及国旗教育展示厅,开启红色之旅,重温党的伟大历程与初心使命。
在民盟黄浦区委主委、黄浦区教育学院副院长兼附属中山学校校长马园根的带领下,民盟黄浦区委区教育学院和中山学校支部盟员踏入庄严肃穆的场馆,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所有人都不自觉放缓脚步,神情庄重,仿佛穿越回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依次参观中共四大会址纪念馆各个展厅及国旗教育展示厅,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感受信仰的力量。
走进序厅,大型浮雕生动展现出 1925 年中共四大召开时的宏大场景,众人纷纷驻足,仔细端详每一个人物的神态与动作,感受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来到陈列区,泛黄的手稿、陈旧的信件、锈迹斑斑的革命物件等珍贵文物,无声诉说着历史。支部盟员们有的在一份当年会议的文件前久久伫立,认真阅读上面的内容,有的凝视着革命先辈使用过的钢笔,仿佛看到先辈们伏案疾书、为革命事业奋笔疾呼的身影。
在多媒体展示区,通过光影技术还原的中共四大会议场景,将众人直接“带回”1925 年的那个春天。大家围坐在一起专注观看,仿佛能感受到会议期间代表们热烈讨论、为党的发展出谋划策的紧张氛围,深刻理解了中共四大首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的历史意义。
随后,盟员们步入与中共四大纪念馆联动的国旗教育展示厅,这座全国首个以国旗教育为核心的综合性场馆,以“国旗诞生”“国旗飘扬”“国旗和我”三大展区,串联起五星红旗的设计、诞生与历史演变。
在“国旗诞生”展区,盟员们驻足观看曾联松先生的手稿原件,了解“红地五星旗”从原始设计稿到删减大五角星中镰刀锤子图案的修改细节,还原了国旗诞生的创作历程;在“国旗飘扬”展区,白公馆革命志士缝制的五星红旗复制品、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搭载的国旗等珍贵展品,生动展现国旗在不同历史场景中的象征意义;在“国旗和我”互动区域,盟员们通过多媒体技术体验“云端升旗”,沉浸式感受国旗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结。
尤其令人动容的是展厅中还原的曾联松生前工作场景 —— 作为长期居住于虹口的国旗设计者,他的创作手稿与字画中浸润着“大星引导在前,小星环拱于后”的爱国情怀,与中共四大“团结工农、凝聚力量”的精神形成跨越百年的呼应。
参观活动结束后,一场围绕“百年四大・教育初心”的热烈交流讨论随之展开,盟员们结合学科特色与教育使命,畅谈对中共四大历史意义的理解与传承路径。
马园根主委感慨:“今年是中共四大召开一百周年,参观旧址就像与历史展开对话。中共四大确立的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至今仍是教育工作的精神灯塔。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以百年为新起点,把红色基因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历史与现实的映照中,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桑凤英主任说:“站在中共四大百年的节点回望,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更显珍贵。语文教学中,我会深挖《红岩》等经典作品中与四大精神相关的历史细节,比如白公馆志士缝制国旗的故事,让学生在文字中触摸信仰温度,深入理解 ‘团结’ 二字在百年前那场会议中的深远意义。”
万慧老师激动地表示:“参观中共四大会址真的让我深受触动!在教育岗位上,我一定会以更饱满的热情关爱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张赛群老师谈到:“这次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在数学教学中,我也要鼓励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打造优秀的学习团队!”
朱弘老师坚定地说:“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老师,我要把党的历史和精神融入课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让爱国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郭耀然老师兴奋地说:“音乐可是传递情感的桥梁!我会尝试创作更多红色主题音乐作品,用艺术感染学生,传承红色文化!”
张颖老师也说道:“图书馆就是知识的宝库!我会积极推荐红色经典书籍,为营造校园红色文化氛围添砖加瓦,让红色书香飘满校园!”
这次由党总支组织的主题党日活动,不仅增进了民主党派间的交流合作,更让盟员们在中共四大百年之际,重新锚定了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坐标。大家将以“四大精神”为指引,把参观感悟转化为育人实践,用课堂传递历史温度,用行动续写教育初心,为黄浦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让百年前的信仰之光在新时代的教育沃土中绽放新的光芒。
发布时间: 2025-06-26 来源: 民盟黄浦区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