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身建设 >> 工作制度 >> 稿件

我与主委面对面:科学与艺术如何碰撞出别样火花

WDCM上传图片

  第一轮“我与主委面对面”时,民盟市委副主委、中科院院士蒋华良提出,科技界和文艺界盟员要加强交流。11月7日,这一设想在上海越剧院“落地”,蒋华良副主委带领科研工作者们来到这里,观摩盟员参演的“中宣部百年百部展演”重点剧目之一《山海情深》的排练,并与盟员艺术家们深入沟通。来自中科院、农科院、上海交大、市精神卫生中心以及越剧院、昆剧团和沪剧院的18位盟员,跨界“碰撞”——

  怎样将老一辈艺术家的音像资料转化成数字,结合人工智能模型,促进经典艺术传承创新?

  能否将戏曲引入精神卫生中心和养老院,通过艺术手段治疗精神疾病?

  如何在游戏中植入戏曲元素,向年轻人推广传统文化?

  科研工作者怎样从艺术领域汲取丰富营养、反哺科研?

  ……

  两个多小时的头脑风暴,“激荡”出了一连串的好想法、金点子。

WDCM上传图片

  座谈会上,上海越剧院院长梁弘钧对蒋华良副主委率队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艺术工作者要了解科技进步,顺应时代潮流,对社会各领域有更多认知。希望今后能通过艺术手段塑造经典的科学家形象,并与科学界有更多更紧密的交流合作。

WDCM上传图片

  令不少与会者意外的是,长期从事药物研究的蒋华良院士,谈起戏曲历史滔滔不绝:“戏曲演员解放前生活艰苦、地位低下。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特别是1954年华东地区戏曲文艺汇演后,戏曲工作者才真正成为人民艺术家,戏曲艺术迎来了繁荣发展的新时期……”他希望当代艺术家们用优秀作品去表现伟大的建党精神,弘扬勇于攀登的科学家精神,以此展现时代特色、体现中国文化自信。

  “懂一些戏曲,对我的科研很有好处。”作为资深戏迷的蒋华良还透露了自己的“抗压秘笈”:“去年在武汉抗疫2个半月,我晚上就在宾馆里听戏、唱戏来缓解压力、激发灵感。有时候还把音频发给上海越剧院副院长钱惠丽,请她给予专业指导。”一旁在座的钱惠丽听后,频频点头,对这位手机里的“学生”表达了赞许。

WDCM上传图片

  在欢快的气氛中,大家都打开了话匣子,畅所欲言,分享感悟。

  民盟戏曲艺术中心委员会副主委张学伟谈到,在工作实践中真切感受到技术发展给舞台美术方面带来的巨大进步,也深感舞美创作者要心怀家国情怀,深入生活,发现新时代的美好,在舞台上予以充分展现。

  民盟中科院上海分院委员会副主委赵元安表示,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文艺工作和科学研究都需要孜孜不倦、刻苦钻研。刚才看到排练场上挂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横幅,这是对艺术工作者的要求,也是对科研工作者的写实。

  带病坚持参加座谈的民盟越剧院支部主委杨婷娜说,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科学与艺术思维,从中汲取精华,涵养道德情操,寻找创造灵感,通过一台台有筋骨、有温度、接地气的作品,传承文化历史脉络。

  上海越剧院副院长钱惠丽是囊括梅花奖、文华奖和白玉兰奖的表演艺术家。她谈到,科学是理性思维,艺术是感性认知,但艺术家也要用理性的思维方式来掌握表演节奏、控制人物情绪。有时候,多走一步则太多,少一步则太少,人物塑造要有科学研究般的“精准”。

  民盟中科院上海分院委员会秘书长米丽娟表示,艺术为科学工作者提供了精神滋养、引发了情感共鸣,激发了想象力。她联想到宣传工作也要用艺术表现形式和方法,进一步提升宣传效果,让更多人了解科研工作者。

  新盟员孙丽雅是民盟市委原副主委贺林的博士后,她分享了贺林院士的摄影爱好,并结合专业谈到戏曲艺术对精神生活的正向作用,又引发了现场一轮讨论。

  民盟昆剧团支部主委沈矿激情洋溢:“创作是中心任务,作品是立身之本,我们创作者应该紧跟时代步伐,深度挖掘生活中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讴歌真善美的时代楷模。”

  “对于传统戏曲艺术,我是从被动输入到主动欣赏,现在离不开了。”上海交大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林新华从童年记忆谈起,分享了家族与戏曲艺术的渊源,进而围绕如何向年轻一代“主动输出”传统艺术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民盟上海农科院总支副主委邱亚峰介绍了密歇根大学的校训“艺术、知识、真理”,阐述了对艺术和科学的理解,并分享了自己在科研工作中的心得。

WDCM上传图片

  “科学与艺术是一家。”蒋华良在总结中表示,戏曲工作者要提高文化素质,注重文化积淀,加强文化底蕴,不仅仅专注于自己的专业剧种,还要借鉴其他剧种的优点长处,同时善于积累、从科学知识中学习借鉴。他也对科研工作者提出,要多欣赏优秀艺术作品,丰富精神生活,从艺术作品中汲取营养,拓展思维、跳出常规。“科学也需要异想天开,这样或许能有意外收获。”

? 在大家的邀请下,蒋华良现场演绎了《为你打开一扇窗》《蝶恋花?答李淑一》《春香传》等曲目的精彩片段,为“面对面”画上了精彩的句号。

发布时间: 2021-11-12 作者: 谢言潜、朱洪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