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四史教育 >> 稿件

在京剧中品味红色文化,傅希如为上海盟员作专题讲座

WDCM上传图片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

  9月3日下午,150余位盟员在“京剧王子”傅希如的带领下,一起学唱京剧名篇中的经典唱词——这是民盟市委“四史”和盟史学习教育《红色记忆中的国粹经典》专题讲座的现场。民主党派大厦6楼报告厅座无虚席,会场后方不断“加座”以供后到的盟员入席听讲。更有盟员副校长带着学校里戏曲社团的小学生前来旁听,鲜艳的红领巾成了会场的一抹亮色。讲座由民盟市委专职副主委丁光宏主持。

WDCM上传图片

  傅希如是民盟市委委员、民盟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委员会副主委,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工文武老生,曾获第二十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二十六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上海市领军人物、上海市优秀文艺家、上海市十大青年五四奖章标兵、2019非遗传承模范先锋人物等多项荣誉。

WDCM上传图片

  讲座以傅希如演出《智取威虎山》时一段侧幕视频开场。“这段视频在网上发布后,很多对后台流程不了解的人提出质疑,都开场了怎么还在换装?话筒还要别人拿?他们的反应让我深刻感受到,我们对京剧艺术的普及推广还远远不够。”正是这些故事,让傅希如立志将传统戏曲发扬光大,特别是在青少年群体中传播戏曲文化。而这场“四史”和盟史学习教育讲座,正是他在盟内推广京剧艺术和传统文化的有益实践。

  是什么力量给了杨子荣铁胆豪气?是怎样的爱国情怀让梅兰芳蓄须明志?从《智取威虎山》到《梅兰芳·蓄须记》,傅希如通过自己演绎的京剧角色,叙说现代京剧中的红色故事,传达戏曲中蕴含的精神力量。“演杨子荣时,最初念到‘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这句台词时并没有很深的感触,更像是一句口号,后来去了井冈山、渣滓洞,被那些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深深震撼,对这种赤胆忠心也有了切身的感受,明白这不仅仅是一句台词,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傅希如将自己的心路历程娓娓道来,当他唱到“专拣重担挑在肩,越是艰险越向前”时,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京剧为什么叫京剧?傅希如从“梨园”的由来开始介绍京剧作为国粹的发展历史:从1790年乾隆八十大寿徽班进京,到1876年“京剧”一词第一次出现在《申报》上,“京剧并不是北京的地方戏,而是各地的唱腔融合后在北京形成的,所以才能成为国粹。”傅希如现场以一首《破阵子》演绎了京剧的湖广音、中州韵,以及韵白与京白、上口与尖团之分,赢得满堂喝彩。

WDCM上传图片

  京剧的艺术特性是虚拟化、舞蹈化、夸张化、程式化,因此不仅对演员的台上功夫有很高的要求,还需要观众理解写意的内容,台上台下的互动尤为重要。讲到京剧表演技巧时,傅希如现场教学“喊嗓”,全场“噫”“啊”的高分表现,让他不禁称赞这是“百大名旦诞生记”。

  讲座的最后,傅希如教唱《智取威虎山》的片段,现场百人“合唱”将讲座推向高潮,10秒的长腔和大笑余音绕梁。直至讲座结束,盟员们仍意犹未尽,会场里依然有此起彼伏的京剧唱腔响起。大家久久沉浸在国粹之美中,在京剧艺术中感悟红色故事的启示、体味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0-09-04 12:16 来源:民盟市委宣传部 作者:郭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