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2020年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 稿件

全国两会�茅善玉:戏曲艺术要跟上时代进程

WDCM上传图片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切体会到,大疫面前原来是没有一个人可以独善其身的。”正在参加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剧协副主席、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在电话中感慨道,“这场疫情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深刻教训,所以是这次两会中委员集中关注的焦点,大家围绕完善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防范机制和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希望能够尽快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和伤害弥补回来。”

  聊起因受到疫情影响而尚未恢复的剧场演出,茅善玉坦言道,剧团演员们都在盼望早点回到熟悉的舞台。“不过,疫情期间的网上演出,让我们有了很多意外收获。”电话那头传来欢快的笑声,茅善玉依然是那么乐观的性格。抗疫期间,虽然大家宅在家中,但是沪剧院的演员们仍然坚持每天练功。在茅善玉的倡导组织下,上海沪剧院多次通过网络视频,为热爱沪剧的观众举行了“云演出”直播,受到众多粉丝的欢迎。

  “当时很多人的内心不免沮丧、担忧和恐慌,我们觉得作为文艺工作者,就应该在这个关键时刻站出来,为大家送去心灵的欢乐和安慰,这样也能够转移观众的注意力,让郁闷的情绪找到一个宣泄口。”沪剧院举办的这些直播演出,不仅给观众送去了欢乐和信心,还增加了演员与观众网上交流互动的机会,拉近了相互间的距离,很多年轻人也被吴侬软语的唱腔深深吸引,成为沪剧的新粉丝。“虽然以前也做过网络演出这样的尝试,但是从没有像这次下大气力,大家对这种形式的欢迎程度也出乎我们的意料。这让我们认识到新媒体的巨大影响力,也引发了我们的新思考,今后在剧场演出之外,也要善于运用网络,加强对演员和剧种的宣传,特别是要加强青年演员与观众的连线互动,这也是沪剧保持生命力和影响力的一个新途径。”

  其实,茅善玉一直在身体力行促进这一项工作,两年前的两会上,茅善玉提交了《出台扶持政策,促进全国地方戏曲电影拍摄》的提案,“很多支持举措都逐步得到了落实”,今年两会上,茅善玉再次呼吁,新技术、新媒体要多关注传统戏曲艺术,更多提升戏曲传播力,为“小众”文化争取更多机会。

  沪剧作为上海地方戏曲的传统“小众”艺术,已经有200年的历史,至今仍在长三角一带拥有众多观众,特别是上海沪剧院的演出,几乎是场场爆满。“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就在于一代又一代沪剧人的不断探索和创新。”茅善玉认为,沪剧始终是伴随着上海这座城市一起成长发展的,所反映的题材都是老百姓的生活热点,扎根于百姓,接地气,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与时代同步,与城市同行”,是沪剧的独特优势,也是沪剧的生命力。“今天的社会已经翻天覆地,我们一定要跟上这个时代。”她特意例举了去年大获成功的沪剧新戏《敦煌女儿》,通过反映上海姑娘樊锦诗坚守敦煌50年的人生历程,讴歌了一代又一代敦煌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的“敦煌精神”。从题材选择到舞台表现力,在很多方面为沪剧表演艺术的创新做出了新尝试。

  “我们一直在努力打造好戏和新戏。”茅善玉透露,继《敦煌女儿》之后,上海沪剧院正在排练又一部新戏《一号机密》,该剧反映的是解放前夕中共地下工作者,为了自己的信仰和理想,隐姓埋名,用生命保护一批机密文件的真实故事。“去年已经做了首演,感动了很多观众,但是我们不满足,又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对剧本做了较大的修改调整,力争打磨出一部精品。”茅善玉说,本来这部戏准备三月份公演,但是因为疫情原因推迟了计划,预计到6月中旬沪剧院可以恢复正常排练,争取在6月底前进入剧场演出,为建党99周年献上沪剧文艺工作者的心声。“之后我们还要不断改进打磨,为庆祝明年建党一百周年做好艺术上的准备。”

  茅善玉认为,要让沪剧这个上海本土艺术剧种生生不息,一个很重要的使命和任务就是要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喜爱,因此对时代脉络的准确把握、对现实题材的深度挖掘、对表演形式的探索创新,应该成为沪剧艺术的自觉意识,“从《敦煌女儿》到《一号机密》,都是我们这种自觉意识的体现,实践也证明这条路走对了。”

2020-05-27 14:17 作者:戴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