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疫情防控,民盟在行动 >> 稿件

邹建洲:感动于那一声“谢谢”

WDCM上传图片

  “每天的生活就是医院和酒店两点一线。”采访邹建洲时,他直言自己很平凡,“好像没啥好写的。”此时,作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他已跟随医疗队来到武汉50余天。

  “已做好思想准备”

  “支援武汉前已做好了思想准备,但没想到走得这么急。”2月6日晚十点多,邹建洲接到医院打来的电话,通知第二天集合前往武汉。自从疫情暴发后,他便主动放弃了春节回老家和父母团聚的机会,一直在门诊一线工作,并报名支援前线:“如果科室里要抽人去支援的话,我知道自己肯定是第一批里的,这是职责所在。只是当时还不知道去哪,什么时候去。”

  邹建洲的妻子也是一名一线医务工作者,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科工作。对于邹建洲的此次任务,她表示理解和支持:“责任比牵挂更重要,我相信他会保护好自己,平安归来。”

  2月7日中午,邹建洲到医院和大家汇合。“简单带了一件外套,两条裤子,还有一个刮胡刀,因为着急,充电线都没带。”下午,他和同事们便登上了去武汉的飞机。此次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共派出136名医护人员入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整建制接管20、22两个病区。

  刚到武汉时,他们对环境不太熟悉,物资也比较缺乏。“还要感谢上海和武汉两地民盟组织的物资支援。”据邹建洲介绍,医疗队中只有两名民主党派成员,就是队长罗哲和他,而他们同时也都是民盟盟员。当时天很冷,晚上在宾馆睡觉瑟瑟发抖,盟组织还想方设法送来了几台取暖器,“我们给女同胞们用了,她们更不容易。”

  “不放弃每一个病人”

  上海中山医院接管的两个病区共有80张床位,主要收治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许多患者都伴有各类合并症,病情复杂,因此,医疗队需要不同专业背景出身的医生,为每一位病人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作为团队里唯一一名肾内科专家,邹建洲承担着重症患者的血液净化任务。

  “我们所面对的不是一个单纯的疾病。有些人并不是死在病毒感染上,而是在并发症、合并症上。因此,要治疗的不仅仅是肺炎,还有患者本身的基础病症。而且很多时候,缓解他们精神上的焦虑也是很重要的。”邹建洲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人不知所措,很紧张,甚至失去了信心。比如有一位患者,脾气很大,也不配合医护人员。经了解得知,这位老先生的爱人因新冠肺炎病逝。医护人员就经常与老先生谈心,开导他,告诉他国家政策好,医疗设备和医疗手段也越来越先进,有他们在,不要担心。老先生终于放下心结,配合治疗。他还加了邹建洲的微信,说:“以后出院了,到上海请你吃饭。”

  “有一位69岁合并脑出血的患者,在我们这三个礼拜,也治好了。”讲到这里,邹建洲笑了:“还有一位94岁的患者,除了肺炎,还有脑梗、偏瘫等,家属表示不想抢救了,但我们仍尽全力救治,现在老人家病情很稳定,快出院了。”

  “我们是医生,既然来了,就要好好救治每一位患者。即使患者和家属放弃希望,我们也不能放弃。”邹建洲说。

  路人的一声“谢谢”

  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各定点医院纷纷“关门大吉”,各省市支援的医疗队也陆续撤出湖北。接受采访时,邹建洲他们接到通知,其他医疗队先撤离,上海中山医院医疗队等四支队伍将继续驻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我们会一直坚持到最后。”邹建洲说道,虽然压力比以前小很多,但时间长了也难免有些疲惫,“感到没以前那么有食欲了。”为此,同事们经常互相加油打气,必要时也会去找心理医生聊聊。

  为了疏解压力,晚饭后,邹建洲喜欢在酒店附近走走。“与刚来的时候比,路上的人和车越来越多了。”因为来武汉前不知道要呆多久,他们都没有带薄衣服,现在天气渐暖,出去时就直接穿着手术衣。“昨天晚上散步的时候,在路上碰到一个武汉人,他突然对我说‘谢谢’,我真的好感动。”

  其实,这一声“谢谢”,也代表了大家的心声。正是这些平凡英雄们在抗击疫情斗争中的坚守,才让我们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春暖花开,英雄凯旋。感谢你们为祖国和人民拼过命,欢迎回家!

2020-04-02 16:20 来源:民盟市委宣传部 作者:殷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