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2019年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 稿件

顾祥林:高校要培养“在热锅边吃冷饭”的人

WDCM上传图片

  随着人工智能以爆发式的速度蓬勃发展,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它带来的巨大影响。“大家目前普遍关心、投入力量较多的是人工智能在各个具体领域、产业的应用,比如人脸识别、AI诊疗等等。”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市委副主委、同济大学副校长顾祥林结合他过去一年基层调研情况、在和多位学界专家交流后,有一则感受:人工智能虽然“大热”,愿意潜心从事人工智能基础研究的人还是太少,或者说,奇缺!

  “我们当前特别需要一些愿意在热锅边上吃冷饭的学者。” 顾祥林在今年全国“两会”提交的提案,即是呼吁高校整合现有资源,启动跨学科建设,加强对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培养。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包括顾祥林在内,不少学界专家都认为,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首先要聚焦人工智能发展缺少基础理论研究支撑的问题,予以重点突破。按照业界的说法,如果无法在基础性研究层面取得突破,那么这一领域也可能“热5年、冷10年”,短暂的热闹后很可能是长时期的寒潮。

WDCM上传图片

  去年底,依托同济大学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成立。顾祥林介绍,该中心将同时开启建设“智能科学与技术”高峰学科,以“人工智能+”赋予传统学科新的发展动能,培养具有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交叉应用能力的优秀人才,确保具备持续创新能力。

 

异地办学又现高峰,顾祥林呼吁优化全国高教资源布局

  对于高校异地办学,教育部近年来一直持不鼓励、不支持的基本政策。但尽管如此,高校异地办学规模扩大确是不争的事实。截至目前,在全国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有41所学校建有异地办学机构,占比45.33%。

  “最近三年,我国再次出现了异地办学的高峰,办学地点多集中在深圳、青岛、苏州、威海、珠海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高等教育资源又相对比较缺乏的城市。”顾祥林说,教育部直属高校异地办学机构在全国分布正呈现出一种新的失衡状态。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顾祥林提交提案,呼吁优化全国高等教育资源布局,要重点聚焦目前高校异地办学存在的地区分布失衡、审批不规范、不科学、非常态化等问题,将高校异地办学行为纳入法治化轨道。

WDCM上传图片

  结合过去一年的基层调研情况,顾祥林分析,由于主管部门对高校异地办学采取不鼓励、不支持的基本政策,所以并未明确异地办校区的审批流程,客观上也导致异地办学在审批、管理和运行缺乏明确规范,相关主体权责分配不明朗。规范性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高校异地办学过程中各利益主体的矛盾,高校本部、异地办学点及当地政府之间的权责利往往难以理清。

  顾祥林建议,应当构建教育部直属高校对接国家战略、开展异地办学的申请与受理机制,促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地区流动,适度控制和规范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国家层面应全面统筹高等教育资源,使异地设立分校、校区成为国家调节教育资源分布的有效杠杆,进一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要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和市场双重作用,构建更加均衡合理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新格局。

2019-03-11 09:40 来源:《文汇报》 作者:樊丽萍